十分鐘掌握攪拌混凝土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2022-12-27 11:19

混凝土質量通病防治的應用已成為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攪拌站的混凝土在拌制過程中常容易出現或這或那的問題,給施工進度及施工質量帶來麻煩?,F就攪拌混凝土常出現問題的原因加以分析,并給出一系列解決徑


泵送混凝土塌落度損失問題


圖片
1
產生原因


(1)混凝土外加劑與水泥適應性不好引起混凝土塌落度損失快。


(2)混凝土外加劑摻量不夠,緩凝、保塑效果不理想。


(3)天氣炎熱,某些外加劑在高溫下失效;水分蒸發快;氣泡外溢造成新拌混凝土塌落度損失快。


(4)初始混凝土塌落度太小,單位用水量太少。


(5)工地現場與攪拌站協調不好,使罐車壓車、塞車時間太長,導致混凝土塌落度損失過大。


(6)混凝土攪拌稱量系統計量誤差大,不穩定。


(7)粗、細骨料含水率變化。


(8)水泥混倉存放,混合使用。


2
解決途徑


(1)調整混凝土外加劑配方,使其與水泥相適應。施工前,務必做混凝土外加劑與水泥適應性試驗。


(2)調整砼配合比,提高或降低砂率、用水量,將混凝土初始塌落度調整到200mm以上。


(3)摻加適量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


(4)適量加大混凝土外加劑摻量, 外加劑中調整緩凝成份(尤其在溫度比平常氣溫高得多時)。


(5)防止水分蒸發過快、氣泡外溢過快。


(6)選用礦渣水泥或火山灰質水泥。


(7)改善混凝土運輸車的保水、降溫裝置。


(8)計量設備的精度應滿足有關規定,并具有法定計量部門簽發的有效合格證,加強自檢,確保計量準確。


(9)加強骨料含水率的檢測,變化時,及時調整配合比。


(10)進庫水泥應按生產廠家、品種和標號分別貯存、使用。



混凝土出現泌水、離析問題

1

產生原因


(1)水泥細度大時易泌水,水泥中C3A含量低易泌水,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小易泌水。


(2)水泥用量小易泌水。


(3)低標號水泥比高標號水泥的混凝土易泌水(同摻量)。


(4)同等級混凝土,高標號水泥的混凝土比低標號水泥的混凝土更易泌水。


(5)單位用水量偏大的混凝土易泌水、離析。


(6)混凝土混合物溫度過高,尤其夏天,氣溫高,水化反應快,坍落度損失大。


(7)強度等級低的混凝土易出現泌水。


(8)砂率小的混凝土易出現泌水、離析現象。


(9)連續粒徑碎石比單粒徑碎石的砼泌水小。


(10)混凝土外加劑的保水性、增稠性、引氣性差的混凝土易出現泌水。


(11)超量摻混凝土外加劑的混凝土易出現泌水、離析。


(12)部分型號的攪拌運輸車攪拌性能不良,經一定路程的運送,初始出料時混凝土混合物發生明顯的粗骨料上浮現象。


(13)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拌筒內留有積水,裝料前未排凈或在運送過程中,任意往拌筒內加水。


2
解決途徑


(1)根本途徑是減少單位用水量。


(2)增大砂率,選擇合理的砂率。


(3)炎熱夏季,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混合物的溫度。


(4)增大水泥用量或摻適量的Ⅰ、Ⅱ級粉煤灰。


(5)采用連續級配的碎石,且針片狀含量小。


(6)改善混凝土外加劑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或適量降低砼外加劑摻量(僅限現場),攪拌站若降低混凝土外加劑摻量,又可能出混凝土砼塌落度損失快的新問題。


(7)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在卸料前,應中、高速旋轉拌筒,使混凝土混合物均勻后卸料。


(8)加強管理,對清洗后的運輸車拌筒,須排盡積水后方可裝料。裝料后,嚴禁隨意往拌筒內加水。



混凝土可泵送性差出現抓底或板結問題

圖片


1
產生原因


(1)配合比選擇不符合泵送工藝對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


(2)水泥用量偏低。


(3)砂、石級配不合理,空隙率大。


(4)配合比中砂率過小,坍落度過大,混凝土易離析。


(5)嚴重泌水的混凝土易出現抓底或板結(粘鍋)。


(6)水泥用量大的混凝土易出現抓底現象。


(7)混凝土外加劑摻量大的砼易出現抓底現象。


(8)砂率小,混凝土易出現板結現象。


(9)混凝土外加劑減水率高,泌水率高,保水、增稠、引氣效果差的砼易出現抓底或板結現象。


2
解決途徑


(1)減少單位用水量。


(2)提高砂率。


(3)摻加適量的摻合料如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


(4)降低混凝土外加劑的摻量。


(5)增加混凝土外加劑的引氣、增稠、保水功能。



混凝土強度不夠,均質性差問題

圖片


1
產生原因


(1)攪拌機計量設備故障,坍落度失控,混凝土強度離散性大。


(2)水泥過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級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雜物多,外加劑使用不當,摻量不準確。


(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計量不準,


(4)施工中隨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5)混凝土加料順序顛倒,攪拌時間不夠,拌合不勻。


(6)冬期施工,拆模過早或早期受凍。


(7)夏季施工,試件未及時覆蓋、養護。


(8)混凝土試塊制作未振搗密實,養護管理不善,或養護條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條件養護時,早期脫水或受外力砸壞。


2
防治措施


(1)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新鮮無結塊,過期水泥經試驗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徑、級配、含泥量等應符合要求,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證計量準確,混凝土應按順序拌制,保證攪拌時間和拌勻。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冬朋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強度達到30%以上,礦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強度達到40%以上,始可遭受凍結,按施工規范要求認真制作混凝上試塊,并加強對試塊的管理和養護。


(2)加強計量設備的保養,確保投料準確,控制出機混凝土混合物坍落。


(3)施工現場取樣應在攪拌運輸車卸料過程中的1/4~3/4之間抽取,數量應滿足混凝土質量檢驗項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得少于0.02m3。人工插搗成型試塊,應分兩層裝入試模,每層裝料厚度大致相等,每層插搗次數應根據試件的截面而定,一般每2500px2截面積不少于12次。


(4)加強試塊養護,標養試件成型后覆蓋表面,以防水分蒸發、脫水,隔天拆模后,應放入溫度為20±1℃、濕度為95%以上的標準養護室中養護。當無標養室時,混凝土試件可在溫度為20±3℃的不流動水中養護,水的pH值不應小于7。



攪拌站質量控制經驗及建議


圖片


混凝土質量管理控制中不可缺少是混凝土質量檢驗,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主要手段。在混凝土的生產、運輸直至施工的全過程中,它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五點:


1

把好五關、監督三不準:即原材料檢驗關、配合比設計關、計量關、混凝土攪拌時間關、坍落度及強度關;不合格的材料不準使用,計量不準的設備不準生產,不合格的混凝土不準出廠,確?;炷练腺|量要求。


2

嚴格按規范規定隨機取樣,制作試塊,如實出據報告,以真正起到指導生產的目的。


3

做好事前控制,預防質量事故,通過對原材料和新拌混凝土的質量檢驗和生產全過程的質量監督,及時掌握混凝土的質量動態,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處理,預防發生工程質量事故,使混凝土的質量處于穩定狀態。


4

反饋信息,通過對檢驗資料的分析整理,掌握混凝土的質量情況和變化規律,為改進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保證混凝土質量,充分利用外加劑和摻合料,降低成本,加強管理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據。


5

加強質量培訓工作,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質量意識,增強工作責任心,保證混凝土質量合格。對混凝土攪拌站的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定期開展有重點的技術培訓,這無疑對節約成本、提高效益和進一步保證混凝土質量都會起到比較明顯的效果。


END


昵稱:
內容:
驗證碼:
提交評論
評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