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梁馬蹄部位產生氣泡怎么辦?別急,帶你30秒看懂產生原因及預防措施

2024-08-09 11:30
“T”型梁馬蹄部位常常會因為氣泡而造成了較多的凹坑、麻面等病害問題,在混凝土構件長期使用過程中,這種結構上的缺陷和病害,通常對構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減少了構筑物的使用耐久性和力學承載性能,在長期不良荷載的作用下,最終可能對構筑物安全造成巨大的破壞影響。如圖:
圖片
圖片


01

氣泡產生的原因


1.混凝土自身缺陷

1.1 粗骨料在骨料中所占比例過大,導致粗骨料中的空隙未被細骨料完全填充,產生氣泡。

(1)骨料本身級配不合理;

(2)配合比中粗骨料偏多;

(3)碎石針片狀顆粒含量多;

(4)配合比中砂率過??;

1.2 水泥化學成分的影響

(1)熱水泥,指從生產出來到使用的時間不夠長,其化學成分的穩定性不夠;

(2)水泥中的助磨劑使混凝土在拌合過程中產生不均勻且偏大的氣泡;

1.3 外加劑的影響

      外加劑一般摻有引氣劑,質量較差的使混凝土含氣量過大;其造成的聯通性氣泡,易在T梁馬蹄面處聚積;

1.4 水灰比影響

      水灰比過小會造成流動性差,振搗不密實;

1.5 混凝土和易性的影響

      例如:混凝土粘聚性差;保水性差;

2.混凝土施工工藝

與混凝土自身缺陷相比,混凝土的拌合及澆筑施工工藝對馬蹄面氣泡產生的影響更大,但更容易控制。

2.1 馬蹄面與腹板相交處模型角度的影響,示意圖:

圖片

T梁振搗包含附著式振動與振動棒振搗,因預應力管道阻擋,振動棒很難向下伸入馬蹄部位。梁體下部產生的氣泡沿鋼筋向上排除,部分沿馬蹄面側模向上排除。如果相交處角度過小,或未做圓角處理,氣泡很難排出。

2.2 模板表面不平整

2.3 澆筑方式的影響

(1)由于馬蹄面預應力管道及鋼筋過密,部分混凝土不易落下,水泥漿流失造成氣泡,分層,不密實;

(2)水平分層澆筑時,分層厚度過大,造成氣泡排除困難;

2.4 附著式振動器使用的影響

     頻率高,時間長導致過振;



圖片



02

T梁馬蹄面氣泡的預防措施


NO.1

改進混凝土配合比

改進混凝土配合比:做好原材料入場檢測;優化配合比;

NO.2

規范,優化施工工藝

(1)增大馬蹄面與腹板相交處角度,圓化處理,以利于氣泡排除;

(2)表面銹坑嚴重的模板少使用,

(3)澆筑梁體混凝土時,先通過隔墻位置下料待觀察混凝土自梁底上浮填滿至預應力管道上方后,再澆筑兩隔墻間部分。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層、循環漸進,一次澆筑完畢的澆筑方式,分層厚度不得大于30cm,每層混凝土待振動密實后再澆筑下一層;

(4)選用適當的附著式振動器與振動棒,嚴格按照振搗工藝施工。


圖片


Science Technology




圖片

掃碼聯系在線客服

大美工程·一品質造



昵稱:
內容:
驗證碼:
提交評論
評論一下